2)第二百七十四章 解忧(上)_在清朝的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洗净,将它们捣碎分成两份,就这妇人准备好的温水,米酒,与小娟一人端了一份回了正屋里,给胤禛兄弟清洗伤口。正屋里,胤禛兄弟和三名汉臣正围着一张有些残旧的八仙桌讨论水患一事,见慧珠主仆进来,也未暂停歇话,仍旧讨论的正是热烈。

  商讨间,胤禛并不多言,大多都是由三名汉臣侃侃而谈,至多时不时插上半句,或提出意见。慧珠从三名专营水田河坝农事的汉臣的神情来看,他们对胤禛颇为推崇,由此可见胤禛句句是说在了实处,想来他事前也是下了许多功夫。

  一时,胤禛在桌上下意识的“笃笃”敲打了两下,道:“畿辅一带是三代时期的井田之区,可是今年雨还没下半个月,地里的庄稼就已经淹没在水中了,这难道是地利不如从前了?不,其中人的原因不少。”四人洗耳恭听,胤禛道:“直隶、保定等地平地千里,多是低洼之地,却少有沟渠排水。”允祥抢言道:“正因这两点,今年雨势一大,才造就灾情严重,流民过多。若是造了沟渠,或是储水,说不定还能造福。”

  胤真也不恼被告抢言,点头道:“夫水,聚之则为害,而散之则为利;用之则为利,而弃之则为害。依朕看来,若是用了这水,也是一利。”因屋内只剩知情之人胤真也不隐瞒身份,略一沉思,道:“朕七八年前,就已开始着手了解江南等地的水田。朕认为,既然江南可建水田,防止水患,并旱涝保收,北方也同样可以。十三弟,朕打算借此机会,以京畿周遭开始开展水利营田,从而再推广至整个北方。”

  原来如此,胤真竟早在多年前已有打算,她一直知道他对农事重视,没想到竟是筹备多年。这让她不由想起康熙末年,她陪他养伤圆明园,他就一心捣鼓水利营田一事,看来就是世人都认水利营田,用水为利,先必须治水!这治水却往往极难,是一项费时费力费财之事。”另一名汉臣接着说:“水患淹地颇多,皇上也去河坝亲眼看了,许多地方皆有损毁改变。若真要水利营田,先需得到京城各地查勘河流原委,水势特点,水害程度,以及造成水害的原因,再治理河道。”

  属院子主人的汉臣道:“京城之地,说来就是直隶。而直隶之水总汇与天津,以达于海。至于具体如何,又需要实地考察。但现在雨水未停,水患可能再袭,当务之急,还是得要安抚流民赈灾啊!”胤禛眼里赏过赞赏,赞同道:“等汛期过了,洪水全退,能尽心与水利营田,也是入冬的事。现在紧要事解决流民。”

  一提此事,众人脸上无不黯然,允祥愁眉苦脸道:“流民饥民聚集之地,恰好是京城周遭。每次天灾后,皆有文意横生,就是早早做了准备,都要死伤甚多。

  请收藏:https://m.bqgd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