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四章 耕地问题_三国我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主公有什么方法化解吗?”

  赵风揉了揉太阳穴:“公布出去。”

  “顺便在公布时加上一条。”

  “只要绝收的田地,要么让我收回田地,我来另行安置那些百姓。”

  “要么就让他们自行想办法活下去。”

  田丰瞪大了眼睛:“这个,不是在火上浇油?”

  “让百姓情绪更加不稳?”

  赵风沉吟了一下:“应该不会。”

  “凡是会出现农田绝收,这种情况的百姓。”

  “九成都是黑山民众,这些人本来就是由张燕迁移过来的。”

  “我觉得他们对土地的渴望,和这种安稳种地的心情,都是十分强烈的。”

  “而且他们这些人,原本就是普通百姓。”

  “以他们对田地的了解,应该都清楚,这些耕地,耕种不了几年,就会绝收了。”

  田丰犹豫良久:“但这都只是主公的猜测。”

  “万一主公猜错了呢?”

  “又或者说,主公猜的原本是正确的。”

  “但某些有异心之人,利用此事,来攻歼主公,那就得不偿失了。”

  赵风知道,田丰后半句话的意思是。

  根据目前的制度,如果百姓受灾了,是需要有人背锅的。

  如果受灾面积大,就是三公来背锅。

  按照他们的话说,就是因为某某人品、德行什么的,惹得天怒人怨,所以才会导致这种受灾的情况。

  而想要平息上天的愤怒,就要如何如何。

  比如引咎辞职。

  远的不说。

  就这几年时间,三公就已经换了好几个了。

  全部都是背锅后引咎辞职的。

  如果后年太原郡大部分田地都绝收了,绝对是攻歼赵风的一个大好机会。

  就算赵风赖着不走,其他诸侯没办法拿赵风怎么样。

  但赵风在并州的人心,肯定会丢的一干二净。

  没办法,现在的人,就信这一套。

  赵风揉了揉太阳穴,这事万一办砸了,后果还真不可预料。

  突然。

  赵风想到了什么。

  赶紧拿出地图,仔细打量了一下:“这样。”

  “那就不公告整个太原郡了。”

  “先拿孟县和狼孟来试行。”

  “晋阳以北,只有狼孟、孟县、阳曲、虑虒。”

  “阳曲离孟县很远,虑虒就离的更远了。”

  “只要操作得当,消息不会扩散出去。”

  “即便扩散了出去,也只会往北扩散,往南的话,我们在晋阳就可以直接阻断这类消息。”

  田丰沉吟了一下:“这样应该可行。”

  “至少比先前的方法更可行。”

  “只要狼孟和孟县出现了良好的成果。”

  “到时候在公告太原郡全境,也没关系了。”

  “毕竟有了两个成功的县地。”

  赵风笑道:“既然元皓兄也认为可行。”

  “那就速去处理此事吧。”

  “刚好现在才播种不久,一切都来得及。”

  “只要秋天栗米收成高于其他各地,我们就可以去推广太原郡全境了!”

  田丰行了一揖:“喏!”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议事厅。

  赵风刚刚就是想到后世的试点区域。

  后世很多新政,在推出之前,因为不知道具体效果,所以会在各地进行试点。

  这样试点的城市,不要太多。

  而考虑到现在信息闭塞,不怎么流通的关系。

  赵风拿狼孟和孟县去试点,完全行得通。

  至于用大小便来提高地力,赵风也有一定的把握。

  至少后世一般性的施肥,也是用大小便来解决的。

  --------分-----割------线-------------

  根据相关知识,西周时已知道田间杂草在腐烂以后,有促进黍稷生长的作用。

  《齐民要术》中详细介绍了种植绿肥的方法以及豆科作物同禾本科作物轮作的方法等;还提到了用作物茎秆与牛粪尿混合,经过践踏和堆制而成肥料的方法。

  齐民要术成余北魏末年,大约公元533-544年。

  这里离东汉191年,隔了三百五十年左右。

  故星虎推断,东汉即便已经使用人畜粪便作为肥料,应该也是小范围。

  不然绝对会有详细的相关记载,也轮不到齐名要术来提出了。

  望读者大大们不要太较真。

  请收藏:https://m.bqgd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