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四章 从容面对_北宋大相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琼林苑被大肆破坏,随着宋政权南迁,琼林苑也就逐渐荒废,慢慢消失了。琼林苑不单单是一座园林,它除了具有景观功能外,更重要的是衍生出来的其他功能,而这些功能正是这座皇家园林的真正意义所在。琼林苑的活动丰富多彩,不仅有皇家活动,也有与民同乐的大众活动,这些活动是园林功能最重要的体现,也反映了宋代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特点。中国古代园林的政治功能主要是维护政局的稳

  定和统治者的政治需求,琼林苑的政治功能突出,这一点主要通过它所承办的各种皇家和官方活动反映出来,设宴活动便是政治功能最好的体现。在一座景色绝佳的皇家园林设宴正式又不乏乐趣,所以官方

  有许多的宴会都是在这里举行的。琼林苑最主要的宴会是进士宴。在宋代,赐宴新及第进士的宴会又叫「闻喜宴」。起初宋代的进士宴并不是在琼林苑举行,到太平兴国九年(984年)「进士始分三甲,自是锡宴就琼林苑」。此后除特殊情况之外,宋朝的进士宴全部赐

  于琼林苑,所以宋代的进士宴又叫作琼林宴。宋代杨侃在《皇畿赋》中写到:「波池之南,有苑何大,既琼林而是名,亦玉辇而是待,其或折桂天庭,花开凤城,则必有闻喜之新宴掩杏园之旧名,于是连镳上苑,列席广庭,盖我朝之盛事,为士流之殊荣。」可见进士宴的盛大和欢庆场面,「今新进士赐宴,谓之琼林宴,宋京城四苑之一,自明代相沿至今,犹唐之题名雁塔也」。琼林宴对此后历代的影响甚大,宋朝之后历代的进士宴都叫作琼林宴。琼林苑除了进士宴之外,皇家的节日设宴和宴请百官也会选择在此进行,例如天禧三年(1019年)重阳节「宴近臣、帅臣于琼林苑,宗师于瑞圣园,牧伯、驸马、内职于玉津园,三司、法官、京府官于宜春园」,景德四年(1007年)清明节「宴宗室于琼林苑,近臣于玉津园」,「神宗元丰七年三月二日,太师潞公西归,诏宰相、执政官、三省、近臣、学士待制宴饯于琼林苑」。可以看出这些设宴的规模小,只是一小部分的官员在此赐宴,比较分散,所以这些设宴不像进士宴那样规模大,影响深。中国古代的一些皇家园林具有军事功能,金ng池就是为了演习水战开凿的,神卫虎翼水军每年都会在这里演习水战,后顾侍臣进言「兵棹,南方之事也,今既平定,固不复用,但时习之,不忘武功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演练水战就逐渐演变成了更具娱乐性质的水戏。园中的其他活动也有军事演练的功能,宴射就是其中之一。琼林苑除了进士宴之外,举行最多的就是宴射,也叫作「燕射」。「射」原为一种军事方

  请收藏:https://m.bqgd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