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八七章 太府寺所见所闻(下)_执掌武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纪太府,照你这么说,今年冬日莫非会有很多普通百姓无粮可食?”

  “是啊。”纪处讷点了点头,表情却是一幅云淡风轻的模样:“关中每年饥馑,都会饿死一丝赤贫的穷人,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待到开春天子前去洛阳,而江南新收获的粮食运来之后,关中的粮荒自然迎刃而解。”

  听到这样的话,6瑾微微有些不满,感觉这纪处讷身为太府卿掌管朝廷钱粮,居然这般淡薄人命冷血无情,即然粮库存食已经见底,那就应该按计划的节省用粮开支,而非任由朝廷继续大肆铺排宴席。

  正在他沉吟是否需要向纪处讷表达自己的建议之后,不意刚走入太仓署的纪处讷一张脸膛已经阴沉下来,显然正隐藏着愤怒的火焰。

  6瑾见状大是奇怪,然而很快他就明白了过来。

  比起刚才在左藏库、右藏库受到的隆重接待,这太仓署却是冷冷清清如斯,门口竟连一个迎接的官员都没有,仿佛不知道太府卿与太府少卿今天将要到来一般。

  站在门口一动不动的纪处讷忽地一声冷笑,对着6瑾言道:“6少卿可知太仓署为何会这般不懂规矩?”

  “下官却是不知。”6瑾自然感觉到了纪处讷的不悦,但他并没有多问。

  “哼,这就叫上梁不正下梁歪!”纪处讷冷冷挥袖,口气满是不悦之意,“其实说起来,原本太仓署也是好好的,不过自从他萧璿担任太仓署署令之后,太仓署便越来越不像话了!”

  “萧璿?”6瑾轻轻皱起了眉头,显然觉得这个名字非常的陌生。

  “莫非6少卿还不认识此人?”纪处讷惊讶的瞪了6瑾一眼,这才想起眼前这位6驸马乃是两年前经进士及第入仕为官,以前并非长安之人,故而对于萧璿的“丰功伟绩”自然不太知晓。

  想到这里,纪处讷冷冷一笑,言道:“萧璿乃是出生兰陵萧氏,而那位被废为庶人的萧淑妃正是他的亲姑姑,此人年方二十五就担任长安县县尉,掌管朱雀街以西五十四坊及西市治安,可谓少年得志,然而萧璿执法残酷,心狠手辣,时常欺压良民,在长安县县衙外置五色大棒,稍有忤逆其心意者便遭到他乱棍殴打,我那妻弟武三思有次醉酒无意冒犯了宵禁,当时就是此人带领着一干人不分青红皂白将三思殴打于长街,此事也惹来天皇天后大怒,将萧璿从长安县县尉的任上贬谪至太仓署担任署令。”

  6瑾明白了过来,不禁有些暗暗佩服这名为萧璿之人的勇气。

  兰陵萧家乃是天下名门,与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并成为“王谢萧袁”,为南朝“四大侨望”之一,贵不可言。

  不仅如此,兰陵萧氏更创建了齐梁两个皇朝,走出了二十一位皇帝,三十多位宰相,还有大批的文臣武将,文人雅客,可谓非常了得。

  到了唐初,萧家更出了被太宗皇帝诗赞“疾风识劲草,板荡识忠臣”的宋国公萧瑀,此人更在凌烟阁二十四名臣当中排名第九位,可见其地位了得。

  不过到了高宗朝,兰陵萧氏出身的萧淑妃与其时还是昭仪的武媚争宠,失败后被贬为庶人,惨遭武媚制成人彘而死,整个兰陵萧氏也遭到朝廷打压。

  而担任长安县县尉的萧璿居然丝毫不惧自己兰陵萧氏的身份,当街殴打天后的侄儿武三思,可谓勇气惊人,即便是6瑾现在想起,也不仅为当时的萧璿暗自捏了一把冷汗。

  心念及此,他也不由对此人生出了几分隐隐的好奇之心。

  请收藏:https://m.bqgd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