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0章 平虏军校_大明:我从现代运物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来突然问道:“那武学算哪部职权范围,跟兵部有关系吗?”

  黄晃想了一下:“大人,武学跟兵部还是有关系,它既要受提学官督导,又要受兵部武库司主事督导,算得上双重管理。”

  但话锋一转,他又说道,现实是兵部武库司高居中央,无法管理散布于地方的武学,地方武学只能由提学官兼管。

  赵知来并不想纠结统管问题,反正,如果是他创办出来的军校,才不会管兵不兵部,他只是随便了解一下而已。

  接下来又问了生员问题。

  黄晃介绍道,譬如幼官,一般是二十五岁以下的在职武官;而舍人或者舍余,则是武职官员子弟;另外,还有民间技能超群之士也能进入武学。

  甚至是年长武官也会进入武学,类似现代社会的干部在职培训。

  赵知来的军校准备吸收相关经验。

  学员既来自在职军官,也可面向城民,招收出类拔萃的人才。

  于是让黄晃制定出招生章程。

  既然军校要吸收相关经验,赵知来决定问问武学的课程,看看有没有参考价值。

  “黄守备,武学如何研习,都学习何种书目,或者是何种武技?”

  黄晃明白赵知来的意思。

  他回答道:“大人,武学所学一为文事,一为武备。”

  “何为文事?”

  “文事即习字、读书和会讲,习字简单,每日练习几百字即可,至于读书,则较为繁杂。”

  “读书繁杂,如何理解?”

  “大人,读书又分两种,一是经书,使其知晓仁义忠信之道;一是兵书,使其知晓制胜御敌之方。”

  “经书哪些?兵书又是哪些?”

  “经书可是小学、论语、孟子和大学,任选其一,兵书则是百将传和武经七书。”

  “武经七书?”

  “对的,即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尉缭子、三略和李卫公问对。”

  这样一说,读书确实比较繁杂,但不可否认,相对这个时代,读书的科目肯定有效。

  但军校还是要有所区别,需进行取长补短。

  停顿一下,赵知来接着问道:“会讲如何进行?”

  谷/span黄晃说道:“一般都是五日一会,由提学官讲授,从相关书籍选取一段,升座讲说,年长武官到场就坐,幼官等则随堂听讲。”

  随后,黄晃又讲了武备一事。

  武备较为简单,一般都是五日练习一次弓马,每月于城外演习两次。

  至此,赵知来算是对武学多少有些了解。

  “但我想创办军校,跟武学有所不同,算是新式武学。”

  王双心直口快:“老爷,新式武学都学些啥?”

  对具体的课程,赵知来只要粗略的概念,就举了一个例子:“譬如说赵雁,要让他掌握设置无人机,就会开设相关学习课程。”

  这个时候,郭大武有些想说话的样子,却有些踟蹰。

  赵知来正好尽收眼底:“大

  请收藏:https://m.bqgd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