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章:千字六十港元_大时代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有些冷,林晓光紧了紧围巾。

  “这事说来话长。”

  钟文璋叹口气:“之前报社里有过争执,当时商报不死不活,便提出恢复副刊,对这事,很多人反对,但总编一力支持,最后还是恢复,很多人都提心吊胆,现在政策明朗,证明恢复副刊是对的。”

  “所以?我的好事和这有关?”林晓光认真听。

  “这七个月来,商报销量翻了三倍,扩大了商报的影响力,报社上下对你很感谢,总编托我向你转达谢意,所以决定涨你的稿酬。”钟文璋笑眯眯说着。

  这件事的冲击足够大,三秒钟后,林晓光才回过神。

  涨稿酬是好事,他还真没想过商报会主动提这事,但他的注意力却没在这上面,他愣愣的看着钟文璋:“文哥,贵社总编知道我的事了?你什么时候跟他说的?”

  “就这两天。”

  “文哥,你是要害死我啊。”

  “小光,都改革开放了,我都不怕,你怕啥?”钟文璋一点都不担心。

  “那能一样吗?”

  见他脸色发白,吓得不轻,钟文璋不好再开玩笑,一五一十说道:“其实是这样的,总编想见你,不过我没答应,我只说长安君是内地人,不方便,他就没有再要求,只说要给你涨稿酬。”

  听完,林晓光长舒一口气:“吓死我了。”

  然后,他才问:“涨多少?”

  “不多,也就翻倍,千字六十,这一次就按这个价结算。”钟文璋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林晓光立马开始算账,他已经交稿三次共计九十万字,还剩两百三十万字,千字六十,就是十三万八千港元,比之前要多近七万港元。

  “你家总编大人,挺有气魄的。”他竖一个大拇指,不得不感叹,商报拉拢他真是挺下力气。

  “行了,别感叹了,记得我们商报和总编,还有我对你的好就行,以后要多跟我们合作,别整天想着去明报找金大侠,他很抠的。”钟文璋摆摆手。

  “文哥,放心,我知道,我们是自己人。”林晓光笑笑。

  “那行了,稿件给我吧,版权的事,会跟你电报联系,下一次见面就是年后了,祝你新年快乐,再见!”钟文璋挥挥手,拿着厚厚一摞稿件走了。

  “你也新年快乐,再见!”林晓光目送他离开。

  步入腊月,1979年就这样到了。

  钟文璋离开几天后,林晓光去银行领汇款,人民币三千六百元,这是第四次三十万字的稿费,一万八千港元,按照官方汇率兑换的。

  拿到这笔稿费,等待新消息时,期终考试临近,他开始复习。

  天气越来越冷,空气干燥得厉害,可能是最近吃的比较好,身体比较瓷实,他动不动流鼻血。

  为期三天的期终考试,就是他鼻孔塞着卫生纸考完的。

  《青年文摘》一月刊编辑工作也是。

  考完试后,同学们都放下书本,进入紧张的编辑工作中,为出版发行做准备。

  不过对主打作品还难以确定。

  新年元旦这一天,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是中美建交,影响史无前例,第二件是国家对台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的方针,并首倡两岸实现三通。

  不说前者,就后者,同学们意见不一,但无一例外都想凑这个热度。

  查建英见找不到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提议主打余光中著作的《乡愁》这首诗歌。

  也有人反对。

  林晓光想不出,其他描写台湾游子思乡之情的诗歌,有谁比《乡愁》更能打动人心,所以没法抄诗,只能抄其他的小说散文。

  他便想到这样一部小说,蔡智恒的《暖暖》。

  虽然是长篇小说,但改编一下,写一篇几千字的短篇,还是可行的。

  时代背景就放在千禧年之交,现在写出来,便有一种联想和科幻色彩,比如台湾北平两省市学生夏令营。

  于是,纯爱小说《暖暖》,就此面世。

  ……

  请收藏:https://m.bqgd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