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九章:十二月二十四日_大时代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便叫人来找,谁料他在路上慢悠悠走着。

  他暂时放下这事,去编委会。

  清文社编委会是一个听名头很响的组织,但实际上,人只有几个,青年文摘的权利在他这个总编手里,下面是主编白杨,还有其他几个主编,各负责一个栏目,以及手下几名责编,负责栏目下的几篇文章。

  没有主任,林晓光既没答应编委会主任由潘虹兼任,也没答应由赵子瑜担任。

  这事一度让赵子瑜耿耿于怀。

  在编委会,林晓光是说一不二的存在。

  不过自从联合编委会成立后,这个情况大有改变,以前他是乾纲独断,现在实行民主集中制,一些他反对,联合编委会委员们同意的事,也不得不遵从。

  就比如《青年文摘》十二月刊。

  林晓光这一次没有想写的,正好刘震云同学向读协投稿,写了一部关于农村生活的小说,写得特别棒,他打算十二月刊主打这个。

  谁料,同学们参与政治的热情很高,很多人都反对,想推选一首政治抒情诗作为主打。

  全会召开在即,这个紧要关头,林晓光怎么会允许他们乱来,所以否决了,但同学们还是很支持。

  最后举行投票,这首名为《黎明》的政治抒情诗获得超过半数同意。

  于是,刊载着《黎明》的《青年文摘》十二月刊发行。

  “总编好!”见他进来,主编查建英立刻问候。

  “总编辛苦了!”白杨也笑着打趣。

  林晓光微笑着,跟同学们打招呼:“你们好,你们也辛苦了。”

  今天是周日,十二月刊发行一周时间,联合编委会今天要开一场会,针对十二月刊的发行情况,总结经验和教训,同时对一月刊进行工作部署。

  林晓光在编委会不要赵子瑜,可她却在组建联合编委会时,偷偷加入,等他发现时木已成舟。

  会议由秘书长赵子瑜主持,委员丁抗美做代表发言。

  “我们十二月刊,发行超过一万份,引起学生群体广泛注意,赢得同学们一致好评,这是一个胜利的战役,这是一个团结的战役,这证明,我们北平大学生读者协会和《青年文摘》编委会,是一个有战斗力的组织……”

  大院子弟丁抗美很有政治天赋,继续说着。

  “下一步,我们要在有限的经费下,尽可能的扩大《青年文摘》的影响力,立足于北平数万大学生,辐射十多万中学生,以及更多的市民。”

  来自二十多个院校的代表,如今的联合编委会委员们,纷纷鼓掌,都激动不已。

  从无到有,几乎是一夜之间,《青年文摘》便覆盖北平大学生圈,这一次的影响是轰动性的,《未名湖》尽落下风。

  经此一役,《青年文摘》大势已成,在北平大学生中,已经确保不可动摇的地位。

  很多人都在会议上发言,气氛极为火热。

  末了,丁抗美发现林晓光没说话,便问:“林总编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一众与会人员,齐刷刷的盯着他。

  他当然不能坐视这帮人蚕食他的权利,想了想,便说道:“十二月刊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在要为一月刊做准备,争取在学校放寒假之前,一月刊顺利发行。”

  有的人眼露失望之色,还以为会说些有建设性的发言,谁料还是老生常谈。

  林晓光继续说着:“不过,寒假结束,就是第二学期了,我认为应该继续扩张,不能局限于北平,我们要向全国发展,面向全国近百万大学生。”

  同学们很惊讶,以前不是没人想过,不过在代表大会上提起,这还是第一次。

  如果这事能做成,在青年文学史上,他们足以名载史册。

  想想都兴奋了。

  “怎么说?”丁抗美也有些激动。

  “大家回家过年后,联系一下外地念书的同学,以《青年文摘》为基础,依托当前运营模式,打造一个面向全国大学生的文学刊物。”

  ……

  请收藏:https://m.bqgd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