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章:不到长城非好汉_大时代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考虑后,再明确告诉我,你是同意,还是不同意?每个人都要回答。”

  这还需要考虑吗?根本连想都不用想,众人忙点头。

  “同意同意,当然同意。”

  “这还有什么需要考虑的,有大学上就好。”

  “太好了,终于能上大学了。”

  大家都很开心,有的人甚至喜极而泣,胡老师看在眼里,也十分激动:“你们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这里面有一点问题,学校跟北师大没有交接好,已经处理了,返回的人学校也会通知,但老师要跟你们道歉,有的人十号就提前过来了,一直没有放弃,这很好,意志坚定,才能学有所成。”

  “还有林晓芸同学,你找到同学们,组织大家一起去北师大招生办,积极主动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坐以待毙,学习就应该主动。”

  林晓芸低下头抿嘴一笑,对表扬很是惭愧,摇摇头:“胡老师,其实还是我弟弟妹妹出的主意。”

  “我知道。”

  胡老师笑容更甚:“你们这一家子,可了不得,清北人齐活,估计全国也是独一份。”

  这件事,到此结束。

  成功报道后,这十七位人大学子,都想请幕后的组织者,林晓光同志吃顿饭。

  然而,林晓光却不以功臣自居,眼看他们得以入学,便功成身退,回到招待所,回到清华大学人文系英语班404宿舍。

  至于林晓芸,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报道完之后,她还想到一个问题:“我们现在找到组织,可其他火车上的同学,却不知道在哪报道,清华北大都在北平站设有接待处,都有学长学姐们在忙活,唯独我们人大没有,作为复校第一届学生,所以我们当前的任务……”

  她还没说出来,同学们脑筋转的快的,已经想到,瞬间脱口而出:“肯定是设立接待处啊。”

  于是,堂姐以新生的身份,去迎接77级的新生。

  杨蓝报道比较早,北大9号报道,12号就开学,她已经开始上课,是的,没有军训。

  这年头,除军校生以外,全国所有大学生都不需要军训,要过好几年,军训才会在一些大学试点进行,大学生们还会幸福好几年。

  林晓光也算逃过一劫。

  林晓芸在接待新生,杨蓝在上课,林晓光还有一天半的空余时间,趁这个机会,他果断把老爸大伯和小舅叫出来,约他们游览北平。

  三个大人,从前几天起,就为堂姐的事忙活,哪里还有心情和时间旅游。

  直到事情得以解决,正常入学,才终于放心。

  下午,在天安门广场前,拍照合影留念,之后又去故宫博物馆、革命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完了又去天坛、地坛、龙潭、玉渊潭,竖日早上又去北海、什刹海、后海,香山和明十三陵,中午吃完饭,顺便去清北旁边的圆明园和颐和园溜一圈。

  直到下午,终于抽出时间,坐车出城去居庸关和八达岭。

  站在长城上,望着下面此起彼伏的山脉,远眺蜿蜒连绵的长城,林伯平皱眉深思,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林晓光很好奇,于是直接开口问。

  林伯平沉吟着回答:“长城是军事防御工程,你看,北面地势很陡峭,在军事上,从这里进攻很不利,三倍兵力也是送死,南边却可以依托城、墙、障、亭、标、垛互相支援防守,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还以为大伯见游客太多心有不满呢,原来在想这个,真是耿直的军人啊,林晓光哭笑不得。

  “小舅,你在想啥?”

  杨文庸意气风发,抬头以四十五度角仰望夕阳,开始吟诗:“呜呼!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林晓光无语,又问:“老爸你呢?”

  “不到长城非好汉,没想到我也有这么一天,没想到啊没想到!”

  林晓光突然觉得老爸好没有文化。

  ……

  请收藏:https://m.bqgd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