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1章 还想后撤步跑路?_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流民营内的流民数量减少,一连也跟着忙碌了许久的李基也方才渐渐腾出些许时间,并且暗自地略微舒了一口气。

  对于“以工代赈”而言,如今最为困难且麻烦的框架,也算是初步在整个吴郡范围内搭建了起来了。

  剩下的除了不断对各处开始进行水利开发的流民们遗漏补缺之外,便是通过流民营这个中转点,将接下来陆陆续续抵达吴郡的流民进行筛选分类,将合适的流民源源不断地分散到吴郡各处。

  可以说,只要等益州送过来的三十万担粮食真正入库,那么李基最起码也能保证基本盘不崩,且通过那源源不断的流民给吴地带来中原的先进技术以及蓬勃生机。

  至于预期之中将散至扬州其余郡的二十万流民则是有些无可奈何,考虑到为了避免各种突发状况所需要保留的冗余量。

  倘若没有分散二十万流民到扬州其余郡,在李基看来潜在风险还是有的。

  并且,在李基看来,扬州其余郡早晚也将会是自家的地盘,将一部分流民暂时送出去本质也是肉烂在锅了。

  某种意义上,这何尝又不是先让别人帮忙养一养孩子?

  更何况,那一部份深感刘备仁德的流民分散到扬州其余郡,必然也会主动宣扬刘备的仁德之名,让刘备纵使还没有真正完全掌控扬州全境便能先一步拥有一定基础的民心。

  除了这种种的好处,还有一条流民必然要分散一部分到扬州其余郡的原因,那就是吴郡凭借一郡之力完全消化了所有流民太过于扎眼了。

  但,倘若光明正大地分流一部分出去,具体分流的数字可以做文章的空间就大得太多了,有的是办法不会引起朝堂以及有心人的注意。

  当然,类似于此前李基在推演之中以“大义”去压扬州其余郡以及世家,强行将所有流民均分给扬州各郡,引起剧烈反弹的结果,也让李基为之警惕。

  尽管在推演之中,李基同样也凭借着“大义”以及扬州刺史的监察权,暗中掌握了扬州其余郡的话语权。

  但是,没必要这么急!

  即便没有推演之中隐隐的那一句暗示——“或许也因此留下了某些隐患?”,李基出于整体大局的考虑也不该如此急。

  这一举动,并不符合李基没有向刘备明言的战略“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所在。

  当今天子刘宏可还没有驾崩,天子刘宏对于大汉还是具备相当的掌控能力的,一旦刘备以着扬州刺史身份表现得过于强势绝非好事。

  这可能也是推演之中所指的真正“隐患”?

  这也让李基明白了“计谋模拟器”推演的局限性所在,推演过程之中只会以着此计谋所对应的目标为第一优先,且一切判断都将会基于绝对理性状态。

  只考虑吴郡现有的钱粮,如何最大效率且妥善地安置中原而来的

  请收藏:https://m.bqgd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