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二章 教育理念_千金谋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便是派人去了尹家各支说得上话的,重金交换,征求他们的同意,使用丹书铁券救了尹国公的性命。

  李复书这才反应过来,难怪当初尹国公不肯把康宁公主供出来,他还当尹国公是条硬汉,原来是康宁公主早就给他许诺了好处。

  只是自从尹国公被押解进京都以后,他为了防止尹国公和康宁公主串供,早就在关押尹国公的牢房外严防死守,康宁公主究竟是怎么把消息传进去的呢?

  看来他对康宁公主的了解还是不够啊。

  就因为一张小小的丹书铁券,尹国公之前犯的滔天罪行竟然就这样抹杀了。

  那些被他害死的平民百姓却再也活不过来了。

  杀害数十个人,迫害成百上千个家庭的人竟然就这样无罪释放了。

  赵学尔不由得深思,祖先立下功劳,不但能传个后代子孙世袭罔替的爵位和富贵,竟然还能在一百多年后仍然保护犯下滔天罪行的不肖子孙免于死罪,实在匪夷所思,可这样的事情又确实发生了。

  世袭罔替的爵位,非有大功之人不能给。

  而每个皇帝在给功臣世袭罔替的爵位的时候,都是希望他们的子孙,能够像他们辅佐自己一样,辅助自己的子孙治理江山,福泽百姓。

  不仅给他们爵位,还赐了丹书铁券以庇佑他们以及他们的子孙。

  可像尹国公这样罪大恶极的人,于国家无半点功绩,却享百姓供奉,甚至将百姓的性命视若草芥。

  庇佑这样的人,难道是先祖皇帝的初衷?

  无论赵学尔如何不愿意,尹国公终究是大摇大摆地从牢里出来了,甚至拿回了他的爵位,虽然从国公降为了县公,但可想而知,他今后仍然会过着百姓们永远都过不上的富裕生活。

  等时间久一点,当大家渐渐忘记这件事情,他们有会出来兴风作浪。

  只不过她连说服李复书更改征收租调的方式都没能成功,恐怕若想进行爵位制度改革,恐怕就更难了。

  此事只怕还要细细的谋划。

  太子府中的管事们到每日到亦乐院已经好一段时日了,只是赵学尔看着他们呈上来的陈条,还是不满意。

  “你们是太子府的管事,是我的左膀右臂,你们的主要职责是使每个人各称其职,对下要刑赏无私,对上要能犯颜正谏,而不是每事必报,用采买了多少鸡蛋、青菜这样事情来扰我。”

  六位管事都面露愧色。

  不是他们故意要用鸡毛蒜皮的小事来烦扰赵学尔,只是他们原本就是各自管理各司的事务,对主子们的事情要尤其上心,任何细枝末节的事情都要照顾到,唯恐呈上来的东西被主子们挑出刺来。

  虽然他们明白赵学尔是想提拔他们,只是他们习惯了打理细务,还没能习惯从执行者转变为决策者,这才总是出现像流水账一样的陈条,不能令赵学尔满意。

  管事

  请收藏:https://m.bqgd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