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六章 战败_千金谋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同意签发的,若要怪罪也该怪我才是啊。”

  魏可宗之所以会这么说,是为了阻止李复书把战事失利的罪责怪到方蒋的头上,却没有影射魏可宗和其他诸位宰臣们的意思。

  见姚厚德揽罪,他赶紧道:“战事取胜后再与幽台国和谈,依当时的情形来看,确是对南唐最为有利,姚相与诸位宰臣们如此决议,并没有什么错处,此事又怎么能怪罪姚相呢?而我忝居宰相之首,却没有预料到此事的后果,皇上若要怪罪也该怪我才是。”

  姚厚德道:“魏相当时都病得不能上朝了,并不知我等决议,这件事情又怎么能怪罪姚相呢?既然是在我主持政事堂事务期间出的问题,自然也该怪我才是。”

  魏可宗和姚厚德你一句我一句,争相把罪责揽到自己的身上。

  “好了,这件事情你们谁都不怪。”

  李复书出言打断二人之间的争执,他沉吟半晌,才道:“这件事情若要怪罪,就怪我吧。当初是我与诸公商议定下的应对策略,也是我多次去旨催促方蒋速战速决。此事错在我,而不在方蒋。”

  此时南部边境兵败,又有幽台国攻城,薛州军心溃散,百姓惶惶不安,一个弄不好或许就要破城了。所以当务之急是制定应敌策略,稳定军心,保住薛州城,而并非追究谁的责任。

  而魏可宗和姚厚德在这样紧急的时刻吵来吵去,并不是他们不知轻重,而是在提醒李复书,如今南部边境战事未平,若是把战争失利的事情都归咎于方蒋,那么谁还敢去前线替他打仗呢?

  李复书刚开始有些不耐烦,后来明白了他们二人的用意,便自己揽罪上身,而不再追究方蒋的罪责了。

  追究责任的事情跳过以后,众人便开始商议应对之策。

  李复书道:“先时旦西带人四处抢掠,我们便以为他只是为了粮食才引发战争。如今看来,他之前的种种举动只不过是在迷惑我们,他的最终目的实际是为了攻城。”

  他顿了顿,继续道:“当初朕就是对幽台国太宽容了,才让他们得寸进尺,接二连三地挑衅朕的底线。这次朕绝不会再宽容他们了,就算倾整个南唐之力,也一定要把他们打得心服口服,再也不敢靠近南唐边境半步。”

  在李复书年少时的印象中,太上皇做皇帝的时候,只不过是个连政权都被神武太后夺走的傀儡皇帝。

  后来神武太后薨逝,更是因为太上皇软弱可欺,而使得朝局动荡,内忧外患。

  自那时起,到如今已经快十年了,南唐边境仍然战事不断。

  他从少年时就立志,等他长大了,一定不会向太上皇那样没出息。

  他要成为南唐最圣明的君主,带领南唐走向辉煌,名扬四海,威震四方。

  虽然后来他知道是太上皇无心朝政,神武太后才会代为执政,但他身为皇

  请收藏:https://m.bqgd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